发布日期:2025-10-12 00:31 点击次数:70
7月,在庄严的联合国大会上,《纽约宣言》以压倒性多数的支持态势,顺利通过审议。
据联合国官网数据,截至7月,全球已有149个联合国成员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地位,包括2024年新增的西班牙、爱尔兰、挪威、斯洛文尼亚和亚美尼亚。
欧洲多国的联动承认,为巴勒斯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合法性。
巴勒斯坦代表于会上明确表态,愿以耶路撒冷东区为首都,与以色列和平共处。同时,其呼吁即刻停火、推进人道救援、释放被囚人员,以及开启加沙与西岸的重建工作。
这一系列表态很快成为路透社、新华社、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的头条。
西班牙、爱尔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推动全球承认比例达到77%(联合国数据)。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公开支持“两国方案”。
展开剩余79%虽然美国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多次强调支持“两国共存”的和平路线。国际承认度的激增,为巴勒斯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谈判筹码,也让以色列在外交上压力陡增。
《纽约宣言》的通过,少不了埃及、沙特、约旦、卡塔尔等中东大国的推动。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态愿意斡旋巴以谈判,卡塔尔则在人道援助中发挥关键作用。
美国、法国、英国则更多扮演幕后推手角色,推动包括开罗国际会议在内的多边对话。阿拉伯世界的集体松动,打破了传统的“以阿对立”,中东地区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在联合国大会上,巴勒斯坦代表承诺两年内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准完成财政和教育体系改革,三个月内起草临时宪法,冲突结束后一年内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还将构建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同时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提高法治水平,使社会治理更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据IMF数据,巴勒斯坦2023年GDP增速为2.4%,但失业率高达24%。改革已成国家生存与国际援助的前置条件。巴方主动改革,既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成为推动和谈的重要筹码。
目前,内塔尼亚胡依然坚持“耶路撒冷不可分割”,拒绝“东耶路撒冷建国”的主张。以色列右翼和宗教势力反对“两国方案”,担心安全风险与领土让步。
美国、法国等国虽敦促以色列重启谈判,但以色列国内分歧明显。
与此同时,据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数据,2023年加沙地带冲突致使三万余人伤亡,超百万民众沦为难民,冲突之惨烈,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民众深陷苦难深渊。
2002年,沙特提出“以两国方案换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建交”,但以色列以安全为由拒绝核心条款,倡议未能转化为具体行动。
2020年,阿联酋、巴林等国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在此情形下,巴勒斯坦于国际舞台的地位一度被边缘化,巴以和平的希望亦近乎破灭。
沙特、埃及、卡塔尔等新兴中东势力积极投身巴以谈判进程,展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它们试图在地区事务中崭露头角,扮演更为关键且重要的角色。
伊朗与土耳其延续着对巴勒斯坦的传统支持。中国多次表态支持巴以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参与加沙人道救援。日本、韩国则关注中东局势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冲击。
国际承认潮能否带来实质性谈判?
149国承认,为巴勒斯坦提供“量”的积累,但最终能否促成以色列坐上谈判桌,仍存变数。财政、教育、社会福利改革成效,决定巴勒斯坦能否赢得国际信任与内部支持。
美国大选、欧洲政策、沙特“2030愿景”等都可能影响和平进程走向。
7月,巴勒斯坦在联合国大会抛出“和平炸弹”,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重新下注,也是对全球秩序的一次冲击。
149国承认,阿拉伯世界斡旋,欧美大国施压,让这场历史性的努力具备了新的可能。
但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和平不是一句宣言,也不是一纸协议,而是需要从内部改革、国际协作到现实谈判的多重努力。
巴以能否真正实现共存,答案仍悬而未决,但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走向和平的必经之路。
参考来源:又有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人民政协网发布于:河南省Powered by 九游被黑了怎么办解决问题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